从自然馈赠到杯中艺术:猫屎咖啡豆家庭自制全指南
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
1、为什么蜂蜜会结晶
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,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很容易结晶,但果糖则不会结晶。若蜂蜜中葡萄糖含量多则结晶迅速,若蜂蜜中果糖含量高则不易结晶。
2、蜂蜜上面结晶是什么原因
蜂蜜上面结晶与其所含葡萄糖结晶核、温度、水分和蜜源有关。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,还有存在于蜂蜜中过的花粉粒,在一定条件下,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。蜂蜜中含有的结晶核越多,结晶的速度就越快。
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还受温度的影响,在13-14℃时最容易结晶。若低于此温度,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,致使蜂蜜结晶迟缓;若高于此温度,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,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,也使结晶变慢。
此外,全部结晶的蜂蜜,一般含水量较低,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,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,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。蜂蜜的种类不同,结晶也不同,如紫云英蜜、刺槐蜜、枣花蜜、党参蜜等少数则不易结晶;而油菜蜜、野坝子蜜、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结晶。
蜂蜜的结晶一般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的。秋冬春气温较低,所有的蜂蜜都比较容易结晶;夏季气温高,新生产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结晶,或结晶很浅。蜂蜜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大于0℃和小于40℃,一般认为13-14℃是最适温度,但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却有较大的差异。
枣花、洋槐等不易结晶的蜂蜜需经深冬的持续低温才会慢慢地结晶,而油菜、野坝子等极易结晶的蜂蜜则总是在从蜂巢取出后的几天内迅速结晶。在蜂蜜的结晶温度范围内,蜜温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,结晶速度都将相应放慢,超出范围则不能结晶。
但蜂蜜一旦结晶,其自然融化过程就会更加的漫长,一般不能完全融化;特别是油菜等极易结晶的蜜种,会常年保持结晶状态,仅在夏季变得稀软一些,表层可能出现一些融化的液态蜜。
来源:
百度百科-蜂蜜 (蜜蜂酿制的蜜)
百度百科-蜂蜜结晶
3、蜂蜜为什么会结晶
蜂蜜结晶的原因:里面有葡萄糖。
蜂蜜出现结晶的情况是因为蜂蜜里面葡萄糖所导致的。多数情况下,蜂蜜结晶属于物理变化,就如同水变成冰一样。其营养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,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。
蜂蜜
蜂蜜是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。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、挥发油等。其中,糖类是主要的活性成分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15年版规定,蜂蜜按干燥品计算,果糖和葡萄糖的总含量不得少于60.0%。
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比值不得小于1.0。蜂蜜在我国各地都有生产,但主产于四川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、云南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蜂蜜为带光泽、半透明、浓稠的液体,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,有的颜色为橘黄色至黄褐色,遇冷或长时间存放会逐渐析出白色颗粒状结晶。
蜂蜜气芳香,味非常甜。放于阴凉的地方保存。蜂蜜可以拌凉菜,因蜂蜜特有的粘性和甜度,可用其取代糖做凉拌西红柿等凉菜,在草莓上市时,亦可用蜂蜜代替糖来拌草莓,味道鲜甜。